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办学特色
道——
(1)熟练的技术、策略、方法——练习(一万小时理论)、建模而得
(2)无形的、人格、专业精神、品行、德、无为、心流、
(3)是顶层设计之源,也是育人的终极目标,学校教师家长育而有
“道”,学生学而有“道”
智——
由“趣”而“道”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力、探索力、行动力等附加品。
趣——
生“智”得“道”的基础和路径
“道”“智”“趣”三者关系:
学校、教师因得教育之“道”,而生育人之“智”,而设计有“趣”的课程、课堂和活动。
学生由天性的兴趣取向,由有“趣”的课程、课堂和活动,实践、思考而生“智”。
教师成长之道
由“趣”——
教师个人兴趣爱好,专长(艺术类 运动类 实践类 等)
对专业成长价值的追求
对职业幸福的体验
生“智”——
思考力,研究力,行动力,育人力,教学力,辅导力,课程开发力
得“道”——职业信仰及育人理念
学生成长之道
由有趣的课堂、课程、活动开始有趣的学习、探索、掌握方法、技能,获得知识体验、技能体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自主思考与研究的方法和能力,建立良好的人格品性。
浮雕“杏坛春晓”,突出呈现“传承文化 做有根的中国人”的育人目标,生动地表现学校文化核心引导发展的远景与规划。在“杏坛寄语”中我们这样写道:银杏树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历经风雨的洗礼,牢牢地深深地扎根于泥土,静怡安然,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也誉为我们的国树。她如岁月的书签,向我们彰显了谦逊、深沉、果敢、顽强。树干粗壮笔直,枝叶延展如“道”的传播,忠恕两翼,知行合一,也预示着新二教师博学与师道并进,以“智趣”教育为依托,实现教学从“知识形态”向“生命形态”的回归,赏花草树木赋诗,观文化设施启智,演绎新二学子童年,焕发新二学子生命活动力,奠基新二学子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