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课题实验课教学研究设计
课题实验课观察量表
课题实验课反思
数字编码这一单元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五册的内容,它包含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但它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的紧密。我没有按照过去的传统教法——课前将相关知识一一查询搜集,然后传授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在课上做汇报交流。同学们通过课前调查,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这一环节,显示了超强的信息量和惊人的创造性,课堂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运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汇报和课后运用知识的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课前我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收集整理身份号码等相关编码的资料。课堂汇报气氛活跃,学生学到了许多与编码有关的知识,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和无限性。
2、教学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通过上网、咨询、调查等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编码的知识。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编码,例如:图书编码、商品编码、运动员号码牌、门牌号码、银联卡、积分卡等等。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学习,还了解到不同的编码表示的含义。这些编码都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数字编码”这一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
3、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课前,小组长带领几个同学把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整理。课中,小组代表汇报完后,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补充汇报。零零散散的知识在同学们的合作努力下变得条理清楚、概括完整。通过以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深地体会数学知识既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砍掉了课前的社会调查和课后的拓展应用,一味地“纸上谈兵”,课堂必将显得苍白无力.
4、本节课注重理解与运用。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编码的知识之后,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归纳编码的好处以及编码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涉及各个领域和诸多学科的知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我由衷地体会到自身知识的贫乏。所以,在布置学生调查实践的同时,自己也上网查找,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相互激励,共同学习。
上完这节课,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重新认识了“教”与“学”的关系。不要简单地充当知识的传话筒,也不要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是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他们课前通过做社会调查,上网搜集资料,向家长咨询等活动,逐渐走“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课题实验课研讨
于海燕:各位老师大家好,刚才我们一起观摩了于佳莹老师执教的一节三年级上数学综合实践课《数字编码》,于老师这节课是在杨爽校长省级重点课题《数字环境下“混合式学习”全科化、本土化的实践探索》进行的课堂教学尝试,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型如何进行混合式学习”,我们先请于佳莹老师来简单的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于佳莹:数字编码这一单元是人教版数学第五册的内容,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虽然只有一课时,但它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本节课主要要完成两个任务,一了解身份号码数字的含义,二创编一个在全校范围内使用的学号。我想围绕课题实现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老师总结提炼,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
于海燕:接下来就请大家交流一下各自在课堂中观察到的情况。
张頔辉: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老师本次课呈现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提炼总结,开展实践活动加以深化运用,效果是比较好的,孩子们通过课前的素材检索资料,对数学书中的知识和收集信息的学习对数字编码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解决了重点、难点,老师在课堂上提炼总结,将知识再次明确,实践活动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这种做法是有效的。
吴芳冰:本节课老师让学生在家学习所产生的收获和疑问再进行学习,进行质疑,也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体现了混合式学习的新思路,学生学起来也兴趣盎然,本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混合式学习有效。
吕新颖:本节课中老师对教材本质挖掘透彻,教学重难点突出,能够抓住课程生成,适时评价、追问和引导学生质疑,通过问题引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的理解认识,从而落实核心素养,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较好,学生回答问题表述完整,能够做到认真倾听、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效果好。
孙井茹:学生小组讨论,热情很高。老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身份号码,让学生自主课前预习,理解身份号码中一些简单的含义,课上老师问题引领,孩子们质疑、总结、提炼,我认为本节混合式学习是有效的。
王宁宁:本节课采取课前收集调查——课内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实践应用几个环节开展教学,老师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注意倾听,感受到到编码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新手环节,教师别出心裁,学生参与汇报得出结论,通过创编学号进一步巩固本节知识,本课环环相扣,是有效的学习。
于淼:于老师的本节课注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发展、形成探索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老师和学生互动自然,课堂效果好。
于海燕:以上就是各位观察员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到的情况,最后请于老师
谈谈自己的想法。(反思、总结)
于佳莹:感谢各位观察员,听了大家观察汇报,我觉得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可以进行混合式学习的,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学习前要进行学习引领,可分好小组将任务细化,这样能更好地达成目标,落实本节课的核心素养——在生活中体验数感、在猜测中积累数感、在解决中领悟数感,在应用中内化数感,在后续的课题实验中我还会继续探索。
于海燕:谢谢于老师,下次课题实验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课型如何进行混合式学习”这个课题,请大家做好准备,本次课题实验课交流研讨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开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