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
1
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也有利于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
垃圾分类不是易事
2
,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这几年,垃圾分类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推进力度持续加强,由点到面、逐步推开,成效初显。从今年开始,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总体上,我国垃圾分类覆盖范围还很有限,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设施依然存在短板,群众对垃圾分类的思想认识仍有不足。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
垃圾分类不是哪一方面的事
3
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协力推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大家携起手来,将一件一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办实做好,我们就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学校在秋季学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垃圾分类活动,学生及家长都能积极参与,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有了很深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将垃圾分类理念落实为学生习惯的行为,进一步深化理念,学校在寒假期间继续坚持开展每天进行居家垃圾源头分类活动,以促进习惯养成;鼓励学生做家庭垃圾分类管理员,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提醒和带动家长共同进行垃圾分类。
寒假垃圾分类活动安排
你就是家庭垃圾及分类监督员
全员参与,监督家庭垃圾分类情况,作为监督员,同学们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这项工作上,你就是“家长”!
分层活动
一、二年级开展垃圾分类亲子活动;
三年级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宣传视频录制,宣传形式可多样,没有限制;
四年级和家长一起编排垃圾分类情景剧;
五年级写一篇家庭垃圾分类征文,谈垃圾分类的重要以及推广垃圾分类的好做法。
+
垃圾分类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