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书的故事——读于永正先生《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培根曾经说过:“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一直以来,学校都鼓励教师们多读书,读好书。假期时间我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一本书《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现将读书收获进行简单总结。
于永正老师用“人生留痕”四个字当作自己这本书序言的题目。那天开全体大会的时候,杨校长说,人活一世,总要到山顶去看看。在不断走走停停、攀登山顶的过程中,欣赏美景,沉淀自我,为人生留下或浓或淡或明或艳的痕迹,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吧。
于老师这本书一共分为四辑:
第一辑是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第二辑是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第三辑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第四辑是关于作文教学。
下面我就把他每一辑当中的核心理念跟大家分享一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在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中,于老师在篇首写到: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应该在这里。
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重大的,所以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品格,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看向学生的目光中,应该包含着期待和表扬。
语文教育,到底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呢?






具体点儿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短篇、听说读写书”里。此外,于老师还特别强调了要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
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