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语文一二单元教材梳理
第一单元梳理
1、 单元内容总述:
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还有童话故事。课文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 教学要点及课时安排:
课文 4篇
《古诗二首》2课时
《找春天》2课时
《开满鲜花的小路》2-3课时
《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
教学要点:
1.会认53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会写3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背诵《古诗二首》。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能借助插图,说出邓爷爷指数的情景。
4.感受春天的美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口语交际
注意说话的语气 1课时
教学要点:
1. 懂得与人交流时,语气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
2. 与人交流时,能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语文园地一
包括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5个部分,需4课时。
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
2.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3.能根据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
4.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关系。
5.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6.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快乐读书吧”
“快乐读书吧”栏目已经安排了3次,分别是一年级“读书真快乐”“读读童谣和儿歌”以及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话故事”。本次“快乐读书吧”是“读读儿童故事”,包括内容导读目录和推荐书目等。
“快乐读书吧”推荐5部作品,供学生选择阅读。这些作品,都很经典,脍炙人口。洪汛涛的《神笔马良》讲述了善良正义的马良用神笔惩恶扬善的故事;苏联作家卡达耶夫的《七色花》讲述了小姑娘珍妮被赠予了一朵七色花,她只要撕一片花瓣扔出去,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愿望的实现》讲述了在仙女的帮助下,淘气的儿子和严厉的爸爸互换身份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合理又新奇,充满童趣;《一起长大的玩具》精选金波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和童话,有《一起长大的玩具》《快乐鸡毛》《老鸹枕头》等文章,既有作者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也有作者对儿童生活的美好想象。这些作品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又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情节,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多样的感受。
教材还点明了本次“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点:要学会看书的目录。这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书的封面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插图中提供了《一起长大的玩具》目录让学生了解书的目录一般呈现的内容。小贴士提示了目录的用处:可以从目录了解书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知道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教学要点:
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3、 要培育的核心素养点 :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要培育的核心素养点。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中,均对这一教学重点进行了落实。《古诗二首》“朗读课文”渗透了“注意语气和重音”的要求。《找春天》“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侧重“注意重音”训练。《开满鲜花的小路》“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好语气和重音。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交际需要练习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重音”的作用。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不仅在本单元,学生在以后的朗读中,都要注意读好语气和重音。其中“注意读好语气”,学生并不陌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有过多次训练。“注意重音”是本单元对学生的新要求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明显可以读重音的字词,学生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
本单元在《找春天》一文中安排了一次“找春天”的语文实践活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是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观察体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时机。教学时要做好安排,把“找春天”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4、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孩子们对春天有美好的向往,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描写春天的词句,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拓展延伸,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 教学策略:
1. 教学要面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升生活感悟。
2. 以人为本,重视知识积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游戏激趣,让学生喜欢学习。
4. 随文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理解字意。
5.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情境再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提升朗读技能。
第二单元梳理
1、 单元内容总述:
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编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三篇课文。三篇课文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有家人之间的关爱,还有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对人的直接关心、帮助,还有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关爱”的内涵十分丰富,本单元的课文只是反映了“关爱”的几个重要表现,相信会对学生学会关爱别人起到引导作用。
2、 教学要点及课时安排:
课文3篇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课时
《千人糕》2-3课时
《一匹出色的马》2-3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能默读《千人糕》,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匹出色的马》。
3.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积累词语。
4.读句子,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内容。
5.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
语文园地二
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6个部分,需要4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程、魔”等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会选择词语说句子。
2.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3.能发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4.能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出他的样子和常一起做的事。
5.展示书写成果,能交流书写的经验和体会。
6.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7.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三、要培育的核心素养点: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读句子,想象画面”就是要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这有助于加深对句子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课文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均对本重提出了训练要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要求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千人糕》要求学生借助插图想象,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一匹出色的马》要求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把句子抄下来;语文园地二中“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照样子说一说,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这是对“读句子,想象画面”这个教学要点的尝试运用。
从二年级上册的读古诗句想象画面,到本单元的“读句子,想象画面”,到中高年级的“读文章,想画面”,教材进行了系统的安排。教学中要注意承接二年级上册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讲、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在脑海里再现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教材在《一匹出色的马》课后练习中首次提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本册第一单元“注意读好重音”基础上的延续和提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目标之一,也是阅读理解运用的手段之一。教学时,不要盲目拔高要求,要在学生已有朗读能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加以提升。
本单元在引导学生“读句子,想画面”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带着想象的画面以及想象中产生的体会读好“问答”或“对话”的句子,再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情分析:
作为二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相对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由于课文数量的减少,课文的识字写字量有所加重。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而识字教学可采用形声字猜字、形近字比较、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方法来识记。
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有意学习的意识也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激趣、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对于课文的情感表述理解,大部分学生能较快的对其理解,少部分学生还需要不断点拨其思路,讲得更为直接明了才能理解。
本单元课后习题重视口语的训练,表达情感。让孩子在读中加以认识,在认识中加以理解,在理解后方有感悟。注重和孩子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人文性、生活性,让语文学习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2、 教学策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感情的变化,通过三次讨论让学生体会自己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整节课要注重朗读,突出读的指导。另外,有关雷锋的事迹还有很多,这首诗歌对他的介绍却并不多,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资料收集和交流环节,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做准备。
《千人糕》这篇课文的对话比较多。教学时,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对话。还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默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初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概括主要内容;细读课文,抓住三次对话,读读议议。最后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感悟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一匹出色的马》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妹妹的心理变化,在情境中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阅读实践,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体验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