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
这些我们要知道!(一)
一、我国法律如何规定相关宗教活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八条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参与邪教、迷信活动或者接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侵害;
4、《宗教事务条例》
第四十四条
禁止在宗教院校以外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传教、举行宗教活动、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
从我国《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宗教事务条例》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我国实行的是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民教育和公共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诱使学生信仰宗教,更不得在学校从事任何发展教徒的活动。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庙学经。引导、支持、允许、纵容未成年人信教、参加宗教活动是违法行为。
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教
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决定的。共产党员绝不能把自己混同于党外群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自觉按照党章标准严格规范自己,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塑造自己。
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也是党的纪律的要求。党员违犯党的规定信仰宗教和参加宗教活动,就是违犯党的纪律,涣散党的组织,消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甚至助长宗教狂热,导致宗教势力蔓延。因此,我们党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
共青团员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加入组织时就已经做出信仰的选择。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信教、不传教。
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
这些我们要知道(二)
一、什么是“宗教渗透”
宗教渗透以指“颠覆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环祖国统一”、“控制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以及“在我国境内非法建立和发展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为其目的,进行的各种宗教活动。
在我国,宗教渗透的特征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政治颠覆性。以攻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破环国家统一和多民族团结,破坏我国宗教法治为最终目标。第二、宗教关联性。以宗教活动作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掩护和工具。如利用对宗教教理教义的讲解、利用宗教组织的创立和控制、利用宗教信徒的宗教情感、利用宗教信仰自由等为工具和掩护。第三,活动的涉外性。宗教渗透活动与国外组织和机构具有密切的联系。如境外伊斯兰极端势力对新疆等地的渗透,境外藏传佛教势力对西藏等地的渗透,境外基督宗教势力对境内的渗透等等。
二、面对不法宗教势力渗透,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青少年学生是“三观”及信仰形成的重要时期,稍有不慎,宗教组织便有机可乘。从理性角度来看,信教真的可以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吗?
毫无疑问是不能的,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警觉性,既不能神经过敏,将其无限扩大化,把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视为异己力量,也不能对宗教渗透的消极影响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
2、提高科学素养、牢记历史
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应该时刻牢记科学,提高科学素养,不忘初心,用科学武装思想,牢筑思想防线。
加强“三观”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具体方案,一步步实现个人理想。
警惕境内外反动宗教组织对我国的宗教渗透。对于披着合法宗教外衣的人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需要引起高度警觉,切不可因为一时好奇,陷入反动宗教组织编织的陷阱。从以往来看,邪教、不法境外势力渗透所导致的悲剧并不少见。
3、知法、懂法抵制校园宗教传播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西方国家的宗教活动,也是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的,我国的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不得在校园传播宗教或进行宗教活动,不要触及法律底线。
就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后,要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时间会在网络上,但要坚持文明、理性上网,不要怀着猎奇心理,登录低俗、血腥暴力、邪教组织的网站,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如果受到邪教蛊惑而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甚至帮助不法组织制作、散发大量的反动宣传品,就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因此,大学生必须懂得保护自己,理性看待问题,提高辨别能力,坚持学法、守法、用法,谨防邪教侵害。
4、对不法宗教势力渗透说“不”
如果接到了散发或邮寄的宗教宣传品或参加宗教组织活动的邀请信,切不可参加,更不能将宗教宣传品在同学、朋友中散发,而应主动报告学校保卫部门或党组织,并配合学校开展工作。若有人邀请参加家庭宗教聚会,应婉言谢绝。
总之,同学们若遇到不法宗教进行的所谓“传教”行为,要坚决说“NO”!,并及时告知学校保卫人员或派出所,坚决抵制校园宗教渗透。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抵制校园不法宗教渗透如何践行?
1、要深化理性认知,形成思想自觉。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青少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贵在知行统一,知是前提与基础,“知之愈深,行之愈笃”。我们需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深刻领悟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其是什么,把握内涵;知其为什么,担当责任;知其怎么做,明确路径。
2、要培养积极情感,达成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深入挖掘和学习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
3、要培育坚定意志,强化自觉辨别。“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面对当前各种价值观的碰撞,面对不良舆论的蛊惑,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要提高价值判断力,明辨是非,善于剖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善于同社会思潮交锋对话,超越西方价值观的话语霸权,用积极的道德情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言行,坚决抵御堕落腐化思想,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
4、要激发内心认同,坚定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5、要锤炼优良品格,引领同向同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积极开展“爱心支教”、“志愿服务”、“支援西部”等主题实践活动,见贤思齐、向上向善。我们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自身的生活实践中,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思想的指引、精神的追求、价值的坐标、行动的指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编辑:于涛
审核:方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