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平台

忘记登录密码?
登录
首页
学校简介
学校文化
学校新闻
校园风采
教学之窗
教学活动
主题研究
教学展示
项目学习
团队活动
名师团队
新教师
特色课程
课程管理
课堂展示
校本研修
经验交流
团队研修
新教师培训
教师论坛
读书汇报
信息技术培训
课题研究
思维导图
主题阅读
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德育工作
德育活动
研学旅行
班主任工作培训
活动视频
经验交流
家校共育
党建工作
教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
吕新颖
于佳莹
杨光
蒋设南
吴琳琳
原方
骨干教师工作室
张頔辉
于海燕
冯敏
巢丽华
周晓梅
臧君宏
方佰华
魏峥
聂春明
张伟
王敬慧
于涛
王征
陈玉荣
青年教师工作室
吴芳冰
冯秋远
庞玲玲
赵忠超
丁雨萌
张文月
蒋露
谷春雷
代莹
新教师工作室
王宁宁
于淼
孙井茹
张佳阳
王琦
张瑞雪
张丽雪
王祝龙
教师工作坊
田月秋
马春凤
赵桂茹
苏晶
丁文杰
赵俭
董荣
赵艳梅
匡立英
张洁
苗敬怡
张蕾
胥澎
袁同杰
刘兆伟
薛毓波
周祥家
林新
刘靖华
郭莹雪
关晓音
王婧茹
陈维冲
李秀丽
新二学子
新新朗读者
新二基因幸福学子
英文天地
师德师风
专题教育
学守则知规范
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与卫生
反邪教教育
法制教育
环境保护
禁毒教育
湿地教育
食品安全教育
常规教学
垃圾分类
德育课程
中国精神
特殊教育
红领巾电视台
素材库
教案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科任
音体美
习题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科任
音体美
课件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科任
音体美
新二采风
新二食堂
图片素材
阳光家庭
联系我们
国家中小学云平台
哈教育云平台
电子教材
原网站
急救科普
青苗守护
更多菜单
反邪教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教育 反邪教教育
官网首页
学守则知规范 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与卫生 反邪教教育 法制教育 环境保护 禁毒教育 湿地教育 食品安全教育 常规教学 垃圾分类 德育课程
【新二安全】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这些我们要知道!
2023-08-16
新疆二校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

    这些我们要知道!(一)

一、我国法律如何规定相关宗教活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八条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参与邪教、迷信活动或者接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侵害;

4、《宗教事务条例》

第四十四条 

禁止在宗教院校以外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传教、举行宗教活动、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

从我国《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宗教事务条例》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我国实行的是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民教育和公共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诱使学生信仰宗教,更不得在学校从事任何发展教徒的活动。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庙学经。引导、支持、允许、纵容未成年人信教、参加宗教活动是违法行为。

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教

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决定的。共产党员绝不能把自己混同于党外群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自觉按照党章标准严格规范自己,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塑造自己。

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也是党的纪律的要求。党员违犯党的规定信仰宗教和参加宗教活动,就是违犯党的纪律,涣散党的组织,消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甚至助长宗教狂热,导致宗教势力蔓延。因此,我们党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

共青团员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加入组织时就已经做出信仰的选择。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信教、不传教。

   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

   这些我们要知道(二)

一、什么是“宗教渗透”

宗教渗透以指“颠覆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环祖国统一”、“控制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以及“在我国境内非法建立和发展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为其目的,进行的各种宗教活动。

在我国,宗教渗透的特征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政治颠覆性。以攻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破环国家统一和多民族团结,破坏我国宗教法治为最终目标。第二、宗教关联性。以宗教活动作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掩护和工具。如利用对宗教教理教义的讲解、利用宗教组织的创立和控制、利用宗教信徒的宗教情感、利用宗教信仰自由等为工具和掩护。第三,活动的涉外性。宗教渗透活动与国外组织和机构具有密切的联系。如境外伊斯兰极端势力对新疆等地的渗透,境外藏传佛教势力对西藏等地的渗透,境外基督宗教势力对境内的渗透等等。

二、面对不法宗教势力渗透,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青少年学生是“三观”及信仰形成的重要时期,稍有不慎,宗教组织便有机可乘。从理性角度来看,信教真的可以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吗?

毫无疑问是不能的,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警觉性,既不能神经过敏,将其无限扩大化,把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视为异己力量,也不能对宗教渗透的消极影响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

2、提高科学素养、牢记历史

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应该时刻牢记科学,提高科学素养,不忘初心,用科学武装思想,牢筑思想防线。

加强“三观”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具体方案,一步步实现个人理想。

警惕境内外反动宗教组织对我国的宗教渗透。对于披着合法宗教外衣的人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需要引起高度警觉,切不可因为一时好奇,陷入反动宗教组织编织的陷阱。从以往来看,邪教、不法境外势力渗透所导致的悲剧并不少见。

3、知法、懂法抵制校园宗教传播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西方国家的宗教活动,也是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的,我国的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不得在校园传播宗教或进行宗教活动,不要触及法律底线。

就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后,要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时间会在网络上,但要坚持文明、理性上网,不要怀着猎奇心理,登录低俗、血腥暴力、邪教组织的网站,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如果受到邪教蛊惑而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甚至帮助不法组织制作、散发大量的反动宣传品,就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因此,大学生必须懂得保护自己,理性看待问题,提高辨别能力,坚持学法、守法、用法,谨防邪教侵害。

4、对不法宗教势力渗透说“不”

如果接到了散发或邮寄的宗教宣传品或参加宗教组织活动的邀请信,切不可参加,更不能将宗教宣传品在同学、朋友中散发,而应主动报告学校保卫部门或党组织,并配合学校开展工作。若有人邀请参加家庭宗教聚会,应婉言谢绝。

总之,同学们若遇到不法宗教进行的所谓“传教”行为,要坚决说“NO”!,并及时告知学校保卫人员或派出所,坚决抵制校园宗教渗透。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抵制校园不法宗教渗透如何践行?

1、要深化理性认知,形成思想自觉。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青少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贵在知行统一,知是前提与基础,“知之愈深,行之愈笃”。我们需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深刻领悟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其是什么,把握内涵;知其为什么,担当责任;知其怎么做,明确路径。 

2、要培养积极情感,达成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深入挖掘和学习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

3、要培育坚定意志,强化自觉辨别。“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面对当前各种价值观的碰撞,面对不良舆论的蛊惑,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要提高价值判断力,明辨是非,善于剖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善于同社会思潮交锋对话,超越西方价值观的话语霸权,用积极的道德情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言行,坚决抵御堕落腐化思想,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

4、要激发内心认同,坚定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5、要锤炼优良品格,引领同向同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积极开展“爱心支教”、“志愿服务”、“支援西部”等主题实践活动,见贤思齐、向上向善。我们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自身的生活实践中,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思想的指引、精神的追求、价值的坐标、行动的指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编辑:于涛

审核:方雪晶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头道街3号
学校邮箱:xinjiangerxiao@126.com
联系电话:0451-86564573
微信公众号
哈尔滨市新疆第二小学校
发送
哈尔滨市新疆第二小学校 版权所有
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