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张伟,1969年出生,毕业于黑龙江省教育学院,1989年参加工作,哈尔滨市新疆第二小学校班主任教师。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哈尔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曾荣获全国语文百佳教师,黑龙江省德育先进个人,哈尔滨市身边好老师标兵,哈尔滨市班主任标兵,哈尔滨市“四有”好老师标兵,平房区“十佳”教师等称号,所带班级多次荣获省、市、区级优秀中队、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张伟老师在班主任岗位上默默奉献了34载,坚信大爱育人,用自己的心血扮靓了工作过的每一个班级,用自己的大爱浸润了每一位家长和孩子的心灵,引领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向收获的巅峰!


【倾情教育 大爱无声】
张伟老师教学有方,学生喜爱;工作有法,同事信服;管理有章,学生自主;成绩突出,学生优秀;一块顽石,在她手中可以变成一块珍宝;一个差距大的班级,在她的教育下可名列前茅。“严”和“爱”是她的教育风格,让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是她的教育追求。
一、平凡中的付出,愈显师爱的伟大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奉献。在34年的时间里,张伟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教育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践行着一个教师对事业的执着。
34年来张伟老师一直身担班主任,承担语文、数学双科的教学任务。象小草把碧绿献给人类那样,她把全部的爱献给了学生。她用自己满腔的工作热忱,执着的敬业精神,无私的爱心浇开了一批又一批的花蕾。从教34年来,为了工作,结婚三天便不顾家人的不满毅然地牺牲掉了婚假返回了讲台;34年来,为了工作,怀孕了悄悄地做了流产一天未休便回到了讲台;34年来,为了工作,脚骨折、有病利用假期手术,术后未曾休养便悄然回到了讲台;34年来她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没给学校添一丝麻烦,没给学生落下一节课。所有的这些不是说明她对事业有多爱,只是简单的出自心底的,做自己喜欢的!


二、弱势的转变,凸显非凡的教育能力
张伟老师带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特变突出。凡是张伟老师接手的班级,不管纪律多乱,在她教育引导下都会改头换面。她所教的每一个班级其自觉守纪堪称一流,班级学生常年如一日的自主上自习,纪律甚至比有老师在的班级还要好。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是她有“遥控”功能吗?不是。秘诀就在于过硬的思想教育和先进的班级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全面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她研究的三“适”班任工作法即“适时、适度、适情”和四“yán”班级管理法:即言而有信、严而有度、延而有恒、研而有法,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
凡是张伟老师接手的班级,不管成绩差距多大,到了她的手里成绩都会名列前茅,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奇迹!
凡是张伟老师接手的班级,不管学生基础如何,到了她的手里学生的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发挥。她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训练,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培养适应现代需要的人才!



三、倾情播撒,师生共成长。
她在阅读教学中自己研究了“读、思、议、导”结合法,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还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可喜的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的努力,张伟老师所教的班级在学习中兴趣广,自觉性强,成效显著!多年来她教的学生代表学校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区演讲比赛、故事比赛、书法绘画比赛、器乐比赛、作文竞赛等,在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她编排的诗乐剧《血肉筑堤》获全省特等奖,小品《水之畅想》在全国参赛并获二等奖,课本剧《八女投江》、《小太阳》获市一等奖并在全市汇报演出,获得极大的好评……多年以后她所教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的比比皆是:彭一鸣清华、哥伦比亚保送生,韩潇川清华,姜松岩北大,聂宜文浙大,张梦琪中科大……高正月2021中考全市第三名,于淼,刘钟斯分别任某电视台主持人……







为师之道,重在学养,贵在师德,师德之魂——爱与责任。为了爱与责任,三十四年来,张伟老师将爱与责任融入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倾心于教育事业,与孩子们共同进步,展现了几分精彩。
张伟老师将爱与责任融入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她用微笑化解迷惘,用平凡编织高尚,用汗水点亮希望,用信念成就梦想。肩上有泰山,却从不轻言放弃。生活充满责任和奉献,却从来无怨无悔。她倾心于教育事业,与孩子们共同进步,展现了几分精彩。


大道至简,大爱无形。没有比执着更坚固的情感,没有比挚爱更踏实的诺言。她坚守着教育这方沃土,坚守着这份神圣与平凡。守得心中三分宁静,留给孩子一片真情。


【结语】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胜于言教。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是孩子的榜样。师德形象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在教学中,以学生之乐而乐,以学生之忧而忧。《礼记》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教师的至高境界,也是教师的人生终极目标。因此,为人师者,理应先成为经师,进而再成为人师,把成为人师变成毕生的追求,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一项终身事业,去寻求价值和理想,去寻求快乐和幸福,让自己的才华在教书育人中得到充分展示。我们一定会幸福!
撰稿人:张伟
策划人:吕新颖
审核人: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