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以赛促练”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打造具有新二特色的优质教师队伍,2023年9月11日到9日26日,我校进行了第二十二届“百花奖”课堂教学竞赛。21名班主任教师先后在四楼会议室或班级展示教学风采。
21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打磨教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情景游戏、实物操作等多种方式,以最饱满的状态展示了生动鲜明、精彩纷呈的课堂。既是自己不断淬炼教学艺术的成果,也凝聚了学年组教师出谋划策、细心打磨、悉心指导的心血。










王老师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确它们之间的进率,并且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这样也为新课做好铺垫。新授部分王老师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有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概念。


苏老师教学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总结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使运算更简便了。在乘法分配律上强调学生易错点,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练习上难易程度上体现分层设计。苏老师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字体美观大方。教学中再大胆放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就更好了。


本教材安排的是一课时,内容看似比较简单易懂,其实不然。这部分需要学生明白的知识很多,而这些概念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要有对准确数和近似数以及四舍五入法的了解,然后才是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赵老师在教学中,要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索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反复实践,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是本课的解决本课教学难点的好办法。


张老师的课能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并且说出自己的观点,注重学法的渗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在课堂反馈方面,每个学生的回答他都用心倾听,给出适当的评价,整节课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的开心。


冯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学生学会确定“一维空间”位置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在“二维空间”内用数对确定位置,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这些知识的学习同样要为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课上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建模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臧老师从大单元主题入手,紧扣单元训练重点“提问”展开教学,教学目标设定准确,教学设计科学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方法,基础知识夯实到位,倡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读写结合训练,课堂效率比较高。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如诗如画,王老师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展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堂教学中老师以读为本,让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美,感悟秋天的美,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做到以生为本。同时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秋雨的魅力。










苗老师的这节课紧紧围绕本单元的“阅读要素”和“写作要素”来设计,既做到符合课标要求,又真正到达提升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目的。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于老师对学生的预设是非常全面的。以一个整体问题入手,通过大单元背景下的子任务设计,让学生融入课堂,体会课堂,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用“一根线”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执教过程中,感受到于老师的精心备课与设计,从蕴含在普通之处的细节入手,不遗余力地鼓励,耐心细致的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主要内容”生发出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环节,最终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连续细致的观察、准确生动的表达。


张老师课堂设计精巧、环节紧扣,紧紧围绕单元要素复述故事展开教学,进行了多方位的指导。课堂扎实有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课堂表现好。


张老师教学用语严谨而且教学环节设计紧凑,课堂中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用真实的玩手机情境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少玩手机的健康生活理念。课中两个活动任务布置明确,从判断到测量,让孩子们在观察、操作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吕老师的数学课堂总是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老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进行教学设计,数学活动贯穿整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重难点突破有方法,学生参与度高,原本枯燥的概念教学很生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效果很好!


于老师立足新课标,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为切入口激趣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一课一法,一课一得。


张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中老师时刻关注学生新旧知识联系及迁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总结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学生知识掌握扎实,准确,表达能力强。










吴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故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课上充分抓住了教学重难点,以学生为本,以故事为本进行教学,学生参与面广,有效达成了预期效果。学生在交流中互相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发散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于老师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游戏引进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字母的发音方法,教师不是枯燥地讲解,而是运用儿歌引导学生发音,课堂学习效果好。


这是一节识字课。周老师上课时通过朗读重点讲解生字词,理解儿歌大意。识字时通过多种方法识字。学生归纳识字认字的方法。多音字“场”重点讲解。品读了田家四季中春季的美。重点指导了“季”“吹”“肥”的书写。整堂课内容充实,学生读出了四季的美,感受了农民伯伯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



这节课主要教学两拼音节的拼读,陈老师引导学生采用指名读、领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拼读,通过示范和讲解给学生正确的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耐心指导,利用音节组词、说句子训练表达,巩固对音节的掌握,把学拼音与发展思维、丰富语言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语拼音是和生活息息相关。陈老师善于调控课堂,充分调动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杨光老师教学的是《第几》这部分内容,本节课注重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整堂课环节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能够做到夯实学生的易错点,使学生明确,几表示数量,第几表示位置。虽然是一年级的学生,但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好。


吴老师教学《d t n l》第二课时。游戏复习拼读,练习音节的熟练度和语感。课件出示马路泥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你看见了什么?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卡片。识字教学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教学汉字时,根据拼音是识字的手段,将学习拼音与识字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体会拼音在识字中的作用。吴老师注重读文的指导,锻炼孩子们的组织语言的能力,从字到词到句子练习说话,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董老师的这这节数学课非常高效。设计虽然不是很新颖,但环节非常清楚,老师对教材吃得透,把得准,知识点交代清楚,重点突出,关注知识生成的过程,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困生辅导到位。

三寸粉笔,且画理想港口;三尺讲台,亦作初心舞台。本次新二“百花奖”赛课中,教师授课水平之高、业务之精、能力之强,极大感染了学生们的好学之心。百花齐放,善善从长;惟日孜孜,默默耕耘。相信新二教育教研工作将再上一级新台阶!
撰稿:于佳莹
审核:杨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