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美,共沐书香
——扬帆团队读书纪实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育人者,应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本月老师们的读书热情不减,大家携手书籍,共同开启一段崭新的心灵之旅…

阅读书目
读一本好书,能启人心智,滋养心灵;读一本好书,能积淀知识,丰富人生。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需求,精心选择了一本本适合自己的好书。

阅读剪影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拥有一桶水。教师教学不能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联系实际生发、扩展。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老师们徜徉在书的海洋,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课堂上定会如鱼得水,精彩呈现。





老师们捧起书本,就是捧着一个伟大的思想,翻开书页,就是翻动一片精神的海洋。让我们一起徜徉书海……
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
于佳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这个月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在书中,他给了教师的一些建议,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推敲。
爱学生是教师最高的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善意待人会使得学生耳濡目染并逐渐注入到自己的行为当中。我们要培养的人,不只是有知识的人,而是要培养大写的人,是有高尚精神生活,有理想、有性格、关心别人、关心集体的人。而这一切都要从爱开始,因此,我们要用心教学,用爱浇灌,做一个有爱有温度的教师。
教育是一本无穷尽的大书,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去书写。常读书、常思考,会让我们常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不会害怕正视自己的短处,反会努力寻找补救的途径。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读书的欢乐中,探索更多教育的真谛。
唯有坚持 不负青春
吴琳琳
本月,我看了一本关于坚持梦想的书——《没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书中讲述了一位名为剑兰的女乡村教师,扎根于大山深处,教书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一生奋斗的故事。
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剑兰老师从外地赶回学校支教,在支教的这些年里让她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土地、学校、孩子们。即使面对家人的反对,却依然坚持初心,把好的教育带给深山里面的孩子们。在她教师成长的这些年里,挣扎、难过、痛苦过不过是家常便饭,但却不减对于阅读,对于教育的研究,坚守自己的岗位,严格要求自己。
人的一生最难做到的事情就是坚持,雷打不动地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不受任何困难及因素的打击,不畏前方的未知,坚持继续前行,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就如剑兰老师所说的那样:我更相信自己坚持的意义。
《教师的语言力》读后感
杨光
《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语言是心灵的桥梁,教育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语言应用也应是如此。
在阅读学习这本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语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语言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工具,它不仅可以传递知识, 还可以传递思想、情感和价值观。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着直接的影响,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总之, 《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让我深刻以识到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并学习到了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来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以更好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有感
赵忠超
我读了万玮所著的《教师的五重境界》一书,通过作者根据教职业理解划分的五个不同阶段 , 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过程进行了一次大梳理 。 在教知识 、 教方法 、 教状态 、 教人生 、教自己的境界里反思自己。
读完之后 , 萦绕在心头的就是那句“ 为了让学生遇见最好的自己 , 也为了自己的成长 ” 。我由此联想我们的工作 , 应该也存在这样的境界吧 。 书中对“教师是谁”做出了很多解答,应对不同身份主角的人,教师的身份亦不同。然而,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认清如何应对自己的学生?在学生面前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教师是“师”更是“友”。
课堂上教师要张弛有度的对待学生,生活中要平易近人的关爱学生、了解学生、打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真正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到达最好的教育目标。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宋雷
《教育的情调》是教育专家范梅南出版的一本教育专著,读了这本书感触很多。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牢牢记住,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他们具有独特性,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他们的世界,用心去呵护,用情去倾注。就像书中《扔海星的人》的主人公一样,也许我们无法改变海星生存艰难的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对生命心存敬畏,用心去尊重生命,用行动去拯救生命,不放弃、不悲观,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微不足道,尽自己的所能捡拾起一个个海星,让他们回到大海的怀抱。
面对一个个充满好奇的孩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差异,包容他们的不足,理解他们的感受,呵护他们的成长,而不是按照教育者的标准来“制造”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是真正合格的教育者,才能带着孩子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结语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阅读润心田。阅读是最长远的备课和最好的教学准备,在阅读中借用别人的理论与智慧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可以引领着我们向更高更美处发展。愿老师们因阅读而充满智慧,因阅读而一路书香!也愿我们的生命因阅读更加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