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平台

忘记登录密码?
登录
首页
学校简介
学校文化
学校新闻
校园风采
教学之窗
教学活动
主题研究
教学展示
项目学习
团队活动
名师团队
新教师
特色课程
课程管理
课堂展示
校本研修
经验交流
团队研修
新教师培训
教师论坛
读书汇报
信息技术培训
课题研究
思维导图
主题阅读
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德育工作
德育活动
研学旅行
班主任工作培训
活动视频
经验交流
家校共育
党建工作
教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
吕新颖
于佳莹
杨光
蒋设南
吴琳琳
原方
骨干教师工作室
张頔辉
于海燕
冯敏
巢丽华
周晓梅
臧君宏
方佰华
魏峥
聂春明
张伟
王敬慧
于涛
王征
陈玉荣
青年教师工作室
吴芳冰
冯秋远
庞玲玲
赵忠超
丁雨萌
张文月
蒋露
谷春雷
代莹
新教师工作室
王宁宁
于淼
孙井茹
张佳阳
王琦
张瑞雪
张丽雪
王祝龙
教师工作坊
田月秋
马春凤
赵桂茹
苏晶
丁文杰
赵俭
董荣
赵艳梅
匡立英
张洁
苗敬怡
张蕾
胥澎
袁同杰
刘兆伟
薛毓波
周祥家
林新
刘靖华
郭莹雪
关晓音
王婧茹
陈维冲
李秀丽
新二学子
新新朗读者
新二基因幸福学子
英文天地
师德师风
专题教育
学守则知规范
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与卫生
反邪教教育
法制教育
环境保护
禁毒教育
湿地教育
食品安全教育
常规教学
垃圾分类
德育课程
中国精神
特殊教育
红领巾电视台
素材库
教案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科任
音体美
习题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科任
音体美
课件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科任
音体美
新二采风
新二食堂
图片素材
阳光家庭
联系我们
国家中小学云平台
哈教育云平台
电子教材
原网站
急救科普
青苗守护
更多菜单
班主任工作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德育工作 班主任工作培训
官网首页
德育活动 研学旅行 班主任工作培训 活动视频 经验交流 家校共育
2024年10月班主任培训——如何成为家校沟通的行家里手?
2024-09-21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修师德

树师风

2024年10月班主任培训内容

强/师/德/树/师/风/铸/师/魂

如何成为家校沟通的行家里手?

看看这6条建议


   
1 真正重视与家长的沟通
    不愿意与家长沟通甚至拒绝和家长沟通的班主任,是不可能真正做好学生工作的。没有家庭的参与,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他曾经用大理石来比喻儿童,这块“大理石”需要经过学校、家庭、集体、书籍等多位“雕塑家”的雕琢,才能成为一个雕像。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单靠教师和学校,越来越难以解决学生成长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必须学会与家长合作,共同寻找解决之道。随着2023年初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十三部门文件”)的发布,对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提高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发自内心地认同校家合作的重要性,真正重视与家庭的合作,与家长保持顺畅的沟通,形成校家育人合力。
2 不断提升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班主任不仅要具备与家长沟通的能力,还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家长平时最常联系的一般是班主任,有的是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有的是想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有的是主动询问自己需要做什么……这些关心孩子的家长,应该得到尊重,教师要尽可能耐心与之沟通,就像十三部门文件要求的那样: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但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客观评价学生,不能变成一味的告状、诉苦或指责。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以理性平和的态度,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同时建议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过程中,尽量少说与学生无关的闲话,尽量少拿其他学生来作比较,尽量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把谈话内容聚焦到这个家庭的孩子身上。除了交流孩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班主任还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孩子的优点,给家长提供欣赏和赞美孩子的素材,比如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或教师发现的孩子的闪光点。既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又要调动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积极性,愿意主动和教师一起想办法帮助孩子成长。家校实现良好沟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和想法。同时,教师在每次与家长见面沟通之前,要先琢磨好沟通的主要问题,要争取在沟通结束时双方能在想法或某个问题上达成一致。教师平时注重学习一些沟通、倾听的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
3 善于借助家长视角反思自己的工作
    班主任应该是最了解全班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状况的人。从教师的角度,我们经常会询问学生的感受、征求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大多数孩子会给予我们正向反馈。但是同一个问题,孩子回答教师的内容和回答家长的内容有时候差别很大,比如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在校是否感到快乐和幸福……家长视角能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班主任不妨经常借助一下家长视角,来客观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和感受,了解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真实评价,从而帮助教师来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建立更深入更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班主任可能没有及时发现,但是家长在和孩子聊天中发现了问题并反馈给班主任,学校和教师就可以及时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孩子有的想法不愿意告诉老师,而告诉了家长,这都是正常的情况。家长视角为教师提供了一面“镜子”,教师要善于“照镜子”,从中汲取改进工作的元素,并通过这个渠道做到真正地关心和了解学生,努力将因材施教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身上。 
4 善于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学生
    家访是实现家校共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新时代班主任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三部门文件明确要求:要认真落实家访制度,学校领导要带头开展家访,班主任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至少开展1次家访,鼓励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家访。家访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和环境,特别是了解问题学生背后的家庭根源。“我的学生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我的学生在家里表现怎么样”……要了解和帮助到每一名学生,教师必须弄清楚这些问题。家访同时拉近了教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和感情,有的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到有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有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有的学生家庭特别贫困。在了解了一些学生的成长背景和环境后,不少教师改变了对学生以前的负面印象,发现有的孩子能做到坚持上学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或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上偏科的家庭影响因素,或发现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和情绪波动的家庭原因……作为老师,我们要真的把学生放到心里,只有把学生放到心里,才会努力去了解他们,更好地去关心他们。
5 善于建设和利用家校沟通平台
    不少学校都建有家长和教师共同使用的微信群、QQ群或者其他网络平台,用于向家长发布通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工作、介绍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回应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等。这些基于信息技术的平台提高了家校沟通的效率,方便了教师和家长,但是因为互动不当等原因,引发家校矛盾或舆论风波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班主任不仅要善于建设这些平台,还要学会用好这些平台,让这些平台真正起到促进家校沟通的良好作用。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一是尽量不要在公共群里单独“@”某位家长,讨论只和这个家庭有关的个性化问题,这样的对话最好是一对一的“私聊”;二是不要在公共群里和家长产生争论,当家长之间因为某些问题产生分歧、争论甚至争吵时,教师要尽快想办法予以平息,既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在群里激化矛盾;三是不要通过微信群等给家长布置“作业”,比如要求家长检查学生作业等。教师在公共的家校沟通平台上该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回应家长,都要审慎把握,以理性、专业的态度做好家校沟通。
6 体现专业立场和职业素养
    教师和家长是“教育合伙人”,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教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了解和尊重教育规律,更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体现教师的专业立场和职业素养。教师经常会遇到和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家长,他们中间有的是对教育特别在行的专家,有的是功成名就的社会精英,有的是普通打工者,有的学历水平很高,有的文化程度偏低,有的特别希望教师听自己的,有的特别愿意听教师的……面对不同的家长,教师要有自己的专业自信。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成为真正懂学生、懂教育的专家,另一方面要能给家长提供切实有用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比如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往往听不进家长说的话,但有时能听进教师说的话,这时教师和家长就要形成良好的互补,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家长出主意,成为改善亲子关系的一座桥梁。对于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教师要用合适的方式向家长指出来,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并提出实用有效的改进建议。但教师切忌“包打天下”,教师既要有自己的专业立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共育,又要有一定的界限感,不要打击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积极性。
     另外一点要注意的是,虽然班主任在工作中经常会面临各种教育难题和挑战,但不要一遇到学生有问题就“叫家长”,更不要用“叫家长”这一招来吓唬学生。教师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让学生获得更多在家庭中被肯定的机会,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寻求家长的帮助。只要能和家长保持顺畅的沟通和联系,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真正形成良性的互补和协同关系,教师工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END

编辑:代莹

审核:方雪晶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头道街3号
学校邮箱:xinjiangerxiao@126.com
联系电话:0451-86564573
微信公众号
哈尔滨市新疆第二小学校
发送
哈尔滨市新疆第二小学校 版权所有
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